从芯片断供到科技围堵,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背后,是这些让美方感到不安的中国企业正在多个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美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遏制中国科技进步,从芯片管制到投资限制,从技术封锁到出口管控。
然而,一系列中国企业在压力下逆势崛起,在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制药等关键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01 华为技术:突破算力封锁,构建自主生态
在芯片与计算领域,华为通过系统性创新突破大规模超节点互联技术的巨大挑战。2025年9月,华为发布了全球最强算力的Atlas950和960 SuperPoD超节点,分别支持8192张和15488张昇腾卡联接。
华为首次公布了昇腾芯片详细演进路线图,包括2026年将推出的昇腾950PR和950DT,以及2027年的昇腾960和2028年的昇腾970芯片。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坦言,华为单颗芯片与英伟达仍有差距,但通过长期投入连接技术,构筑起的超节点与集群可以做到世界最强。华为还宣布将开放灵衢2.0技术规范,邀请产业界伙伴共建生态。
02 宇树科技:重新定义机器人性能与价格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凭借极致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能力脱颖而出。2025年最新榜单显示,宇树科技在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综合排名中位居前三。
宇树科技自研M107关节电机扭矩密度高达180Nm/kg,超过了波士顿动力Atlas的130Nm/kg,同时成本降低了近60%。其双足机器人H1跑速达到3.3m/s,打破了MIT纪录,跳跃高度达1.5米。
宇树科技最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是将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拉低到了消费级水平。其G1人形机器人售价仅为9.9万元,成本仅为特斯拉Optimus的50%。
03 赛傲生物:细胞科技的领军者
在生物医药领域,赛傲生物以深厚的研发积淀、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细胞技术的标杆企业。作为国家干细胞空间站项目的承接者、细胞行业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者,赛傲生物在国内稳居行业前三。
赛傲生物拥有超20,000平方米的GMP认证生产基地,配备B/C级洁净车间、封闭式生物反应器及全自动细胞分选系统。公司与国内多家顶级三甲医院共建“细胞治疗联合实验室”,聚焦干细胞治疗退行性疾病、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等前沿领域。
04 中兴通讯:5G技术的全球竞争者
中兴通讯作为中国主要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在全球5G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在5G基站、核心网、承载网等关键领域拥有完整产品线和解决方案。
05 中国航天科工:军工与航天技术的领头羊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生产单位之一,同时也是航天工程和防务装备的重要研发者。集团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承担重要任务。
06 商汤科技: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先锋
商汤科技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公司专注于面部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医疗影像分析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07 中国电科:军工电子与信息化的主力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是中国重要的军工电子和信息产业集团,在雷达、电子对抗、通信设备、网络安全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集团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08 字节跳动:算法与内容平台的全球挑战者
字节跳动凭借其先进的算法技术和全球化产品布局,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竞争者。旗下TikTok(抖音国际版)在全球短视频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对美国社交媒体巨头构成直接竞争。
09 中芯国际:芯片制造自主化的希望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芯片代工服务。公司在14纳米、28纳米等制程工艺上持续取得突破,是中国实现芯片自主可控的关键企业。
10 中国船舶集团:海军装备与船舶制造的巨无霸
中国船舶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涵盖船舶设计、建造、修理及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等多个领域。集团为中国海军提供现代化舰艇装备,同时在民用船舶市场具有全球竞争力。
芯片管制正沿着“精准化、全链条”的轨迹持续加码。2025年1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推出的《针对人工智能的临时最终出口管制规则》,将限制措施推向了顶峰。
但事与愿违,这些为规避限制而生的“特供版”产品,并未如美方和英伟达预期的那样撬开中国市场。
中国企业已经不再依赖单一供应链,当“卡脖子”的枷锁逐渐松动,美方的霸权底气自然随之削弱。从国家战略到产业落地,从实验室到临床,中国企业正在证明自己的实力。
中国公司不再仅仅追随西方技术路线,而是开始定义产品形态和价格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