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钱袋子,谨防征信修复骗局

2025年09月11日 11:44:24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字体:【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打着“征信修复”旗号的机构和个人,大肆宣传可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息,误导公众委托其代理维权从中牟利。这种行为不仅无法删除准确无误的不良信息,还存在信息泄露、资金损失、涉嫌违法等风险,严重损害公众合法权益。

一、案情简介

案例1:家住S市的李小姐一直担心自己的不良信用记录会影响到贷款申请,某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可以“修复征信记录”。在客服的指示下,李小姐先后向该公司转账缴纳“学习费”“活动费”共计8000元,后来客服给李小姐提供了经图像处理过的、无逾期记录的信用报告。经核实,该图片属于伪造,李小姐意识到上当后,要求对方退还所交费用,对方已经失联。

案例 2:家住D市的张先生近期有装修需求,因自己的不良信用导致贷款无法通过,于是他在王某网络平台搜索到一家“征信修复”机构,对方号称能“征信洗白”,张先生抱着试试的态度联系了客服,并在客服指引下陆续转账共计1.2万元,在约定的期限内,对方提供给张先生一份假的征信报告。经核实,该报告属伪造,张先生意识上当后再联系对方,已失联。

二、案例分析

以修复征信、征信洗白为口号,谎称只要交上一笔钱,就可以更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用报告上的逾期还款记录,实则为骗取高额费用或个人信息。

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说法。社会上关于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是利用公众删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删除不良信息为由,收取高额服务费后失联,不仅不能删除展示无误的不良信用记录,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风险提示

1、“征信修复”是完全不存在的概念。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得擅自修改展示无误的征信报告,一旦发现违规删除、修改,将承担法律责任。凡是声称可以花钱对不良信息进行征信修复的都是非法牟利的陷阱,切勿上当受骗。

2、消费者如果有了逾期记录请勿过于紧张,个人信用报告上的逾期记录自欠款和欠息还清后保留5年,不会伴随终生。如果账户逾期了,请及时还清逾期欠款,后续按时还款,避免再次逾期。

3、消费者如果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异议处理,树立依法理性维权意识。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新闻焦点
在第一轮搜证当中,发现了很多的疑问,尤其是针对鬼花匠,她给两个死者都送了鸡汤,而且鸡汤没含有毒药,不得不怀疑凶手是不是她?黄明昊最怕鸡了,看到一[更多]
《大明风华》朱瞻基下线了。不过,朱亚文饰演的角色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剧中,朱瞻基年仅36岁就驾崩,被两个叔叔的精神打击与战场上旧病复发而[更多]
最近几年搞笑甜宠剧行业早已是一片红海!前不久上映的《灵剑山》深受观众的喜爱,好评不断,本以为近期找不出第二部,没想到啊,还真被小编发现了近期一部[更多]
最新一期《我们的歌》里,当费玉清和阿云嘎唱完之后,那英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表达方式,但是经过岁月洗礼的歌手唱歌,每个字都是如歌如泣!”的确,费[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TXT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每日经济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